海冰曾是北冰洋的“甲胄”,如今“甲胄”越来越薄、越来越软,有些已变成“轻纱”。海冰变化不是孤立事件,而是一个能引发海洋和大气一系列变化的导火索。
北极海冰真的会越来越少甚至消失吗?北极海冰减少究竟会带来哪些影响?为此,记者采访了相关..。
本世纪中叶北极或将无冰
“对未来北极海冰的预测,**上主流观点认为本世纪中叶前,北极可能会出现无冰状态,即海冰覆盖范围小于100万平方公里,但是如果不限制温室气体排放,北极无冰状态出现的时间将会提前。”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宋米荣博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。
北极的变暖速度是**变暖速度的2—3倍,北极的海冰正在不断减少。冰龄超过4年的海冰被科学家称为“多年冰”,研究表明,20世纪80年代,北极地区约有三分之一的海冰为多年冰,如今北冰洋的多年冰已经近乎完全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每年会形成并完全融化的一年冰,它们将更容易在夏天融化,加剧海平面上升与温室效应。
与此同时,北极海冰的厚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,以往北极夏天的平均冰层厚度为4.88米,到20世纪末只有2.75米左右,减少了43%。进入21世纪以来,北极海冰的退缩速度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。
“照此下去,北极海冰在未来几十年内将完全消失。”宋米荣强调。
不久前,**33家主要研究机构提交了对今年9月北极海冰覆盖面积的展望。其中,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**重点实验室(LASG)提交的数值显示,今年9月海冰面积将减少到380万平方公里,这将是有观测记录以来海冰面积第二小值,仅大于2012年创纪录的357万平方公里。
**预测还有很高难度
海冰面积是对海洋上海冰覆盖区域的一种度量,海冰存在较高的反射率,能够将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反射出去,使极地维持一个冷源的状态,而海冰面积的大小则能反映出进入地球系统的太阳辐射的多少。
本文转自人民网,如有侵权请告知本站删除。